在寫這本書時,我思考了下,究竟是回到過去會比較難以適應(yīng),抑或是來到現(xiàn)代較難適應(yīng),結(jié)論是都不容易。
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科技進步的社會,突然回到兩百多年前的落后時代,應(yīng)該會處處感到不便——沒有電話、網(wǎng)絡(luò)、車子、洗衣機、電視機、計算機、電飯鍋、瓦斯爐、冰箱、冷暖氣、抽水馬桶、自來水——日常生活里再也沒有這些便利的東西,若是換成我,恐怕會痛苦得想發(fā)瘋。
尤其是沒有電視、計算機、網(wǎng)絡(luò)、自來水和抽水馬桶!
相反的,若是從一個落后兩百多年的社會來到現(xiàn)代,也會覺得很驚慌吧,因為所有的,切都超出了那個時代的理解范圍,就像一個從小生活在深山的原始人突然來到了先進的城市,除了感到驚奇,更會有著不知所措的害怕吧。
初晴因為樂觀開朗的性格,加上對清朝的歷史有些了解,所以回到過去后,很快便適應(yīng)了那里的生活。
但錦珞是性子內(nèi)向拘謹?shù)拇蠹议|秀,在清朝時可以說是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,因此來到二十一世紀的社會,自然會感到很恐懼。
不過在初晴大姊和弟弟的幫助下,她終于適應(yīng)了現(xiàn)代的生活,談了一場戀愛,走入了婚姻里。
這本書的故事不是她談戀愛的過程,而是著重在她婚后的生活,有人說個性決定命運,她溫婉敦厚的性格,是影響她日后婚姻生活的重要關(guān)鍵,可以說就是因為如此,才挽救了她的婚姻。
因為若是換成了另一個人、另一種個性,面對與她相同的遭遇時,也許和唐柏希便沒辦法再走下去了。
寫完這本書,我有了一個想法,當面臨困境時,若是能將自己的角色先抽離出來,換個不同的角度和心態(tài)去看待問題,說不定很快就能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。
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被某些事情給困住,也許便是囿于自己的性格和先入為主的成見所致。
下本書見嘍。